小鹏G7Ultra首次OTA,VLA来了!
G7车主们看到新P7首发搭载的全场景VLA,估计都期待坏了。一样的2000+tops算力平台,P7有的G7肯定也都得有。这不OTA光速送达,小鹏G7Ultra全场景VLA上车!
G7车主们看到新P7首发搭载的全场景VLA,估计都期待坏了。一样的2000+tops算力平台,P7有的G7肯定也都得有。这不OTA光速送达,小鹏G7Ultra全场景VLA上车!
近期,小鹏汽车宣布,小鹏G7Ultra首次开启OTA推送。本次OTA内容包括新增全场景导航辅助驾驶、人机共驾模式、自定义泊车、智能出库、AES自动紧急转向避让、AR-HUD路怒消消气、AR-HUD安全辅助、AR-HUD智能辅助、AR-HUD自适应调节高度等。
从去年开始,VLA成为智驾行业高频提及的词汇,理想、小鹏、元戎启行等车企或供应商押注VLA技术路线,并相继拿出了量产和Demo产品。
2025年 8 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中国智能驾驶被骤然按下快进键——从算法底座到整车 OTA,行业在短短几天内,呈现出了“VLA齐爆发”的景观。
过去一两年里,真机数据的信仰者和仿真数据的拥趸们吵得不可开交。真机实采价格昂贵、效率低下,成本动辄上亿元;仿真数据面临巨大的 Sim2Real 鸿沟。两者似乎都无法带来涌现,让技术进展陷入卡壳。
8 月 28 日,理想汽车公布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理想少有的“隐忧大于正面情况”的财报,在保持19.4%高毛利率和超千亿现金储备的同时,季度收入同比下滑4.5%,自由现金流转负,且三季度交付指引大幅下调。有网友调侃这还是理想吗?不会是拿了蔚来的剧本了吧
在理想 i8 的上市发布会期间,理想 i8 对撞 8 吨卡车的测试视频引起不少争议,但喧嚣总会过去,在电车通看来,能够与外界交流沟通的理想 VLA 司机大模型才更具看点。
截至今年7月份,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车辆达到100万辆,华为激光雷达的发货量超过100万台,华为辅助驾驶累计里程达45亿公里,智能辅助泊车累计使用2.3亿次。
华为ADS4即将推送,并升级到WEWA架构;小鹏、理想、元戎选择了VLA,已经或者马上在新车推出新版大模型;地平线、Momenta则更强调强化学习,前者HSD新车马上要量产了,后者正准备R6大模型上车。
一方面,以VLA(Vision-Language-Action)为代表的大模型方案受到广泛关注,代表着未来高度智能化的可能性。
吉利汽车从“轮子上安沙发”的草莽年代起家,完整经历了自主汽车工业从计划到市场、从模仿到创新、从跟随到主导的全过程。刚刚过去的Q2,吉利产销总量和增长率双双告捷。
2025年成都国际车展上,理想汽车带来的不是未来概念,而是一个已经能够看懂路、听懂人话、会思考的智能司机——VLA司机大模型,这项突破性技术将改变我们与汽车的关系。
在近日的成都车展上,理想没带来新车,带来了智能驾驶的全新技术——VLA司机大模型。VLA大模型是行业内首个在量产车上实现落地的视觉-语言-行动大模型,理想称其为更好的“私人司机”,而其背后的进化意义则更为有趣,从“猴子开车”进化成“理解世界”。
在即将到来的9月,华为将向用户全量推送乾崑智驾ADS 4软件;小鹏也将在9月量产推送VLA,再加上刚刚发布VLA系统的元戎以及已量产VLA的理想,智能驾驶圈又变得热闹了起来。
增程赛道上,问界、岚图、领克、银河等品牌的崛起,持续蚕食市场份额;纯电领域中,理想i8/i6 车型面临乐道 L90、小米 YU7、Model Y L 等车型的竞争;智能驾驶赛道上,各品牌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新路线,理想需紧跟步伐以防掉队。
2025年8月29日,在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上,理想汽车宣布其革命性的VLA司机大模型将于9月10日向所有ADMax车型全量推送,这标志着辅助驾驶技术从“模仿学习”迈入“强化学习”的新纪元。VLA司机大模型以强化学习为核心,通过世界模型生成数据结合仿真环境训练,
在即将到来的9月,华为将向用户全量推送乾崑智驾ADS 4软件;小鹏也将在9月量产推送VLA,再加上刚刚发布VLA系统的元戎以及已量产VLA的理想,智能驾驶圈又变得热闹了起来。
智能驾驶的赛道上,不同技术路线正展开激烈角逐。华为坚定走WA技术路线,而理想、小鹏等车企则押注VLA,两种路径各有千秋,背后藏着对自动驾驶未来的不同理解。
当理想、小鹏等车企纷纷押注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技术时,行业巨头华为却选择另辟蹊径,坚决放弃 VLA 技术路线,转而深耕WA(世界模型)技术。
2025年8月28日,理想汽车发布了其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理想汽车的业绩表现出现下滑,各项关键财务指标的同比和环比变化都揭示了公司正面临严峻的挑战。